近年来,六安市坚决扛牢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政治责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奋力谱写美丽六安建设新篇章。
聚焦规划引领,不断夯实绿色发展基础。编制《六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紧扣落实打造“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建设“七个强省”奋斗目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高标准完成7个自然保护地规划编制和风景名胜区整合优化预案编制工作,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筑牢长三角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聚焦生态优势,稳步提高绿色发展质量。我市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牢牢抓住绿色低碳发展这一主线,不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2024年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5家。碧水青山共绘和谐生态新画卷,全市拥有4A级以上旅游景区28家,盛产110多种名特优农副产品,带动群众实现增收,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变为经济持续发展的“软实力”。
聚焦环境改善,持续增强绿色发展动能。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七个专项行动”“三整治一保障”专项行动,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7月、8月空气质量进入全国前20位。严格落实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要求,22个国考断面、25个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分别为95.45%、100%,均达考核要求;统筹开展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完成20家企业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及自行监测和34个“一住两公”等重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