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绿色发展 > 绿色发展
 
 
六安市:厚植生态底色 谱写绿色篇章
来源: 发布时间:2024/5/27 23:06:57 发布人:

六安市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强化生态保护修复,守牢生态安全底线,不断健全现代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山水秀美的生态六安。

     全力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进一步拓宽“两山”转化路径,依托六安生态资源优势,致力植入地方特色、六安元素,积极拓宽“两山”转化路径,打造系列“两山”精品,推动形成“两山”创建六安模式,全面推进美丽六安绿色振兴进程,真正做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奋力强化整改落实。建立清单台账,能够立即整改的立行立改;存在环境或安全风险隐患的,先采取应急措施确保安全;对不能立即整改到位的,按照时限和质量要求制定持续整改方案,确保问题改到位、改彻底、不反弹。坚持分级调度,加强分析研判,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及时开展“小切口”专项整治,切实解决老百姓“家门口”的噪声、油烟、恶臭等天天有感的生态环境问题。2017年以来,全市共受理国家层面各类突出生态环境问题556个,办结553个,正在序时整改的3个。省级层面各类突出生态环境问题733个,办结731个,正在积极办理的2个。市级自查问题1010个,办结998个,剩余12个问题正在按照序时进度整改。

     强力筑牢绿色屏障。坚持绿色发展,厚植生态底色,积极编制创建全省生态文明示范市规划,先后成功创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各3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5个,数量居全省前列。自然生态状况保持稳定,森林覆盖率39.31%;湿地面积8.36万公顷,湿地保护率59.1%。持续推进生态廊道建设,湿地和自然保护地保护体系逐步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不断提升。

     竭力完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环委会统筹协调监督作用,强化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更加明显成效。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健全生态环境问题发现及整改机制、源头防范管控机制、责任落实机制,严格实行生态环境考核“一票否决”,以考核责任到位倒逼履职尽责到位,不断提升大别山革命老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振兴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