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保人物 > 环保人物
 
 
种下一株苗开出梦想花——访安徽智野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野牧
来源:工商导报 发布时间:2024/3/10 20:09:08 发布人:

“下午去霍山山林寻找一种草本植物,明天再返回拟订和一家大国企的合作合同。”8月31日上午,在合肥包河经开区安徽智野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39岁的董事长陈野牧接受记者专访时说。从大学毕业到现在,10多年来,他专注于做一件事:执着追梦中草药、苗木花卉等种苗种植培育,通过自主研发,掌握多品类植物组培配方近500种,其中一项研发成果获得科技部星火项目荣誉称号,成效显现。

  执着源于热爱

  2006年,陈野牧大学本科毕业,学习林学植保专业的他,对种苗培育情有独钟。毕业后,他利用自家的300余平方米房间,做起了热带兰花产业园种苗培育。“那时候没有对外,早6晚8,整天一个人闷在园子里,搞苗木花卉等种苗培育研发。”谈及当年的研究兴趣和热情,陈野牧不无感慨地说。刚开始,由于对很多品种培养诱导种苗萌发、分化不成功,均以失败告终。一次,为了培育一种叫蓝网万带兰的兰花种苗,他用了60多种培养基,4个月的时间都未成功。不甘心的他,跌倒了爬起来,再前进……经过半年努力,他终于培育成功该种苗。就这样,两年间,他专心致志培育种苗,看书,请教安农大、省农科院的老师,园内实验,在花卉种苗培育上,获得了初步成功。

  “那个时候,同龄大学同学在忙着谈恋爱、结婚成家等,而我选择毫无收入的专业研究。没有当年的耐得住寂寞,就没有今天。”谈及那段时光,陈野牧笑着对记者说。

  创业大显身手

  由于长期没有收入来源,陈野牧后来不得不进入一家种苗公司工作。因为专业对口,又有了一些工作经验,他在单位工作表现突出,7年后年薪拿到了50万元。靠着几年的打拼积蓄,他开始成立公司创业,投资百万元设立了150平方米的小实验室,专心做石斛、黄精、白芨、天麻等中草药种苗的培育研发、保护等工作。

  创业伊始,因为市场没有打出去,知名度不够,导致种植难度较高的组培苗滞销。看到发展苗头不对的他,及时将组培苗转化成驯化苗,市场销路很快有了好转。“目前,我们在宣城市泾县设立了中草药种植基地,通过规模化订单种植宣城宣木瓜等,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增收,以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公司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阶段。”陈野牧告诉记者。现在,公司实验室面积已达到2200余平方米,年总产苗2500万株,年均销售额达500余万元。

  正是他对中草药种苗种植的坚持与执着,引来了“金凤凰”:目前,亳州中药协会、国药集团、中国特斯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山东步长药业等纷纷与公司合作,对公司的中草药种苗等实行订单式收购,初步形成了产供销产业链。

  心怀梦想 踏浪远方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药材种植的原产地保护日益规范,道地药材种植成了中药发展的一大趋势。安徽有“西山药库”美誉的六安产霍山石斛、“旌德灵芝”、亳州白芍、九华黄精等名贵中药材。正是看到了这一发展潜力、机遇和本土优势,陈野牧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江淮大地还有很多价值高的中草药没有被充分利用,下一步,我们将更好立足安徽,加大对濒危品种的培育保护,开发本土亟待开发的中草药,为中药产业发展贡献一份微薄之力。”皖山皖水间,脚步不停的陈野牧告诉记者。(本报记者 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