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审批流程,全程跟踪帮办。印发《关于优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流程》,将“先公示后审查,再公示后审批”的串联方式改变为“边公示边审查,边公示边审批”的并联方式,实行即到即受理、即受理即评估、评估与审查同步,落实专人负责项目跟踪协调、服务指导,指导企业完善生态环境相关手续,促进项目早建设、早投产、早见效,切实提高企业办事创业的便捷度和满意度。建立环保帮扶专班,印发“遍访企业、助企纾困”活动实施方案,按照“十百千”工作方案和全县企业实际诉求,确定4位领导结队帮扶10家企业,收集企业诉求,建立问题清单,2023年累计走访企业237次,收集问题19条,目前全部办结 。
优化执法方式,提升服务温度。牢固树立“执法+服务”理念,在严格执法的同时对企业开展监督帮扶指导工作,助力企业绿色健康发展。深入实施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和差异化监管,将污染治理水平较高、守法情况良好的34家企业纳入环境执法正面清单,利用自动监测、视频监控等非现场方式开展执法检查和帮扶指导,做到“无事不扰”。全面推行柔性执法,对2起环境违法行为免予处罚。
规范信访程序,压实工作责任。持续强化12345热线、来信来访等信访问题整改“回头看”,严把信访件办理关口,对环境信访办理过程中的受理、办理、回复等流程再次进行规范,对工作中发现的新问题予以及时纠正,将人民群众送上门的问题线索,第一时间快速处置,第一时间反馈回复,提高一次性办结率,最大程度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2023年共办理信访投诉案件386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