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新闻 > 环境新闻
 
 
蒙城“四措并举”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
来源:省生态环境厅 发布时间:2023/6/29 13:32:16 发布人:

蒙城县在2021年工作的基础上,年初对黑臭水体全面开展再摸排工作,摸清全县农村坑塘(沟渠)和黑臭水体底数,制定年度黑臭水体治理计划,完成年度治理任务。

深入开展排查。全面对行政村内村民主要聚集区进行摸排、统计,摸清面积、位置及污染来源和隐患等基本信息,逐一建档立卡。严格执行省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护办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指引等指导性文件,加强黑臭水体监督、监测,加强对涉水排放企业的监督检查及执法帮扶。2023年以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400余人(次),检查涉水企业200余家(次),帮扶解决问题60余个。

强化源头防控。围绕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整合项目资金用于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构建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置”运转处理体系,扎实开展生活污水治理、卫生改厕,形成“分类减量、资源回收、有机堆肥、无害处理”的模式,农村环卫保洁市场化率达100%。强化污水治理设施建设改造和运行管理,提高管网入户率和污水处理率,严防农村生活污水流入沟塘。

有序开展整治。根据《安徽省农村净水攻坚行动方案》要求,蒙城县按照“一塘一策”原则,组织制定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方案。对污染成因简单、面积较小、易于整治的,立行立改整治。对难以整治的,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水体净化等措施,多源共治、系统治理,全面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攻坚行动。2021年以来,共完成44条市生态环境局下达的农村黑臭水体、5条省级农村黑臭水体、5条国家级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2023年将确保完成黑臭水体整治率达到80%。

完善监管机制。发挥职能部门作用,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坚持治理与管护同频共振,“水陆”同步治理,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不断将整治“触角”向村沟塘拓展延伸,将属于河道类型的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纳入河湖长制管理。重点围绕农村沟塘及涉水行业企业,加大农村黑臭水体污染隐患执法检查力度,对污染水体主体进行纠错指正,严厉打击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