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亳州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被司法部评选为“全国行政执法先进集体”。自2020年3月挂牌成立以来,亳州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获评“2020-2021年全国生态环境信访工作表现突出集体”,2020、2021、2022年连续三年被生态环境部评选为“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有四个单位合计6次被生态环境部通报表扬为“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亳州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共有6人被生态环境部通报表扬为“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个人”。
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案件查办。聚焦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部位,多管齐下,铁腕执法亮“利剑”,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近年来先后开展砖瓦窑厂利剑执法、商品混凝土行业整治等专项行动30次。今年一季度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31件,罚款145.605万元。
聚焦惠企利民,强化执法帮扶。一是实施正面清单管理,统一公布全市正面清单企业名单101家,实施动态管理,对清单内企业“无事不扰”。二是落实首违免罚制度,办理全省环境违法首违免罚第一案,共免罚企业43家,免罚金额300多万元;今年一季度办理首违轻微免罚案件1件。三是开展信用修复工作,积极帮扶指导被处罚企业环境问题整改。四是开展执法监督帮扶,共帮扶企业112家,排查整改问题327个。五是执法过程实时普法,在实施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行政执法行为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环节,开展集中普法活动62场次。
聚焦群众关切,强化信访办理。建立健全领导接访下访、阅批群众来信工作机制,局主要负责人逐件阅批群众来信,定期带案下访,积极与信访人沟通,提高群众满意率。紧盯群众身边环境问题,强化执法力度,准确定位源头,迅速出动执法力量现场调查,切实保障好群众环境权益。今年一季度全市环境保护类投诉举报共2757件。
聚焦风险防控,强化应急管理。通过开展辖区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提升辖区流域环境应急响应能力、开展环境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强化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机制建设等四项举措持续强化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不断完善环境应急工作机制,提升环境应急队伍的工作水平,有效预防、及时控制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切实守护我市环境安全。
聚焦实战练兵,强化队伍建设。一是“三项制度”推进实,主动、及时地向社会公开执法信息、自觉接受监督、对行政执法各个环节进行记录,实现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二是执法业务技能精,组织全市执法人员业务培训16次,不断提升执法人员业务水平。三是能力建设保障强,先后投入322万元用于执法能力建设,居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