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黟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探索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全面巩固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不断提高乡村基础及公共服务设施水平,现出“美山川,美庭院,百姓歌甜舞美;新政策,新征程,生活日异月新”景象。
依托独特优势发展壮大产业。坚持以产业发展为核心,让乡村发展更高质量、更可持续。优化布局徽茶、中药、养殖、林特、数字乡村等产业,推动三产融合发展,补强延伸产业链,让资金成为项目实施“助推器”,发挥衔接资金整合撬动作用,推动政策共享、项目共建、资源共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积极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联合体,进而实现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壮大、农民增收三方共赢。今年以来,累计批复衔接资金项目73个,投资4419万元。
依托生态底色绘就多彩画卷。坚持以微改造提升、微景区培育、微创意运营、微循环发展、微奉献治理“五微”行动为抓手,深挖村庄特色,把山水文化、田野村落等要素结合起来,推进水美乡村、水系连通、村庄污水、中心村建设、自然村整治等一批项目改善人居环境。2022年安排衔接资金415万元用于黟县36个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费用。安排衔接资金180万元采购环境清洁设备36台,通过设备投入破解乡村环境整治难题,全力让乡村环境“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
依托深厚底蕴打造文明乡风。坚持徽文化“兴文重教、勤俭持家、以众帮众”宣传,通过发挥“乡村五老”作用,搭建“党群议事会”、“户主会”平台,倾听村民心声,尊重群众意愿,实现村庄事务共商共建共享;通过实施“党员责任路段”模式,党员干部带头分段包保重点路段及片区,实现示范带动和压力传导层层推进;完善“林长、河长卫士”党建载体,划分党员责任区实行包保,开展党员公开承诺活动,做到“林长、河长卫士”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