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水源保护,群众喝上“放心水”。实施完成农村自来水提升改造工程,对7个镇老旧供水管网进行改造提升,农村供水保障率稳定在100%。实施黄栗树水库等14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面对极端旱情,开辟5条抗旱补水线,“引江入滁”累计提放水2.3亿立方米。对“引江入滁”水源,5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1个备用水源地开展常态化监测分析工作。建立农村饮用水9项指标“三级水质监测”机制,保障全椒、滁州70万人民群众喝上放心水。
推进光伏发电,解决农民“就业难”。2022年累计下达农村地区电网改造项目5个,总投资1978.42万元,共新建10kV线路41.23公里。农村地区供电可靠率达99.85%。光伏扶贫电站发电实现收入(含补贴)278万元,其中村级光伏61.8万元,超60%用于公益岗位、村级小型公益事业。全县脱贫劳动力、边缘易致贫人口实现就业0.78万人。做好光伏、电池产业链项目“双招双引”,力神电池等3个佰亿光伏、电池项目先后入驻全椒。
坚持生态优先,打造绿色“新品牌”。严守耕地保护红线,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推进沿滁河11万亩订单农业发展,应用北大荒标准化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提升全椒县农业现代化水平,打造生态农业样板。全县36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34亿元。积极发展特色产业,稻虾连作面积34万亩,小龙虾产量5.1万吨,面积、产量均居全省第二位。碧根果种植面积8.2万亩,产量居全国县级之首,薄壳山核桃产业示范园区获批“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全椒碧根果”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稻虾全产业链标准化基地获批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
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新环境”。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51个人居环境示范点和农村改厕已全面竣工并完成县级验收;大墅章辉中心村工程进度约75%,石沛镇大鲁中心村工程进度约85%,达到市级要求综合进度80%的任务。全面落实河湖长制,不断健全河湖管护机制,积极开展市级幸福河湖创建活动。扎实推进林业增绿增效,完成人工造林18774亩,新建省级森林村庄4个、改造提升森林村庄24个;完成县乡道路绿化提升61.4公里。12条黑臭水体,已全部完成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