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不断完善机制,积极应对秋冬季不利气象条件,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巩固提升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成果。
优化科技支撑。制定了《亳州市大气污染防治科技支撑单位集中办公方案》,整合优化团队支撑,强化结果运用,提高工作效能。整合10个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服务项目,每日会商研判,安排人员24小时值守,及时发现解决监测异常问题,科学、精准、高效调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强化秸秆禁烧。从严修订《亳州市2023年秸秆禁烧工作方案》,继续实施秸秆禁烧保证金制度,压紧压实秸秆禁烧工作责任。强化市级巡查,实施高塔视频识别,构建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的快速响应机制。每月一评比,每月一考核,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压实属地责任。印发实施《乡镇(街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考核办法》,切实发挥89个乡镇环保站作用,对乡镇(街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考核,对考核得分后1名且考核不合格及出现一票否决事项的乡镇(街道),建议县区党委政府给予“一票否决”。
实施干部包保。印发实施《亳州市县(区)生态环境分局生态环保干部包保乡镇(街道)实施方案(试行)》,要求县(区)分局包保干部每周到乡镇指导帮扶不少于1个工作日,每月至少调度一次包保乡镇(街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动责任夯实到一线、工作推动到一线、解决问题到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