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生态环境厅、省财政厅对全省2021年度1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结果进行通报。其中,4个县域生态环境质量为“变好”中的轻微变好,岳西县名列其中,已连续三年获评“变好”等级。
加强生态治理修复。编制全县国土空间规划、水土保持规划、“十四五”生态功能保护修复规划,持续提升皖河、杭埠河等河流源头水源涵养和生态维护等水土保持功能。明确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严格落实“三线一单”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加强水土流失治理,今年实施了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小河流治理及大别山区水土保持与修复等项目。该县从2010年至今已累计获得中央转移支付资金9.89亿元。
建立就地保护体系。以鹞落坪、古井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核心,建立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水利风景区、极小种群保护小区、农业野生植物保护点、种质资源保护区为补充的就地保护体系,守护“物种基因库”,关闭拆除鹞落坪、古井园自然保护区内17座小水电站,保护水生栖息地。实施国家级和省级生态公益林工程,对生物多样性富集区和生态环境敏感区等区域全面封禁。实施从源头上避免生物多样性富集区的大规模开发,保障生态空间的独立性,总投资77.37亿元的国家储备林项目启动实施
改善人居生态环境。深入打好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环境空气质量位于全市前列,地表水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创新县域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机制,实现奖“好水”惩“差水”。加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全面完成2021年度10个省级中心村、5个市级中心村建设和2022年3000户农村改厕任务。40座农村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统一纳入监管监测清单,实现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全覆盖。
探索生态产品转化。该县以生态优势推进绿色发展,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动“两山银行”试点建设改革,在全省率先开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全面摸清生态家底,科学核算岳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经核算,岳西县2020年GEP为1158.97亿元,物种遗传资源的潜在价值量约830亿元,并搭建“两山银行”金融平台,实现市场化运作,打造生态产品服务“第四产业”,探索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