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庆市坚持以绿色发展为主题,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取得积极成效。
盘活生态资源。全市现共创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个(潜山市2022年创成);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5个(怀宁县2022年创成);市本级和其他5个县(市、区)实现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全覆盖;创建成果全省领先,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潜力巨大。探索“两山银行”建设试点,岳西县形成全省首份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清单,2020年初步核算GEP1158.9亿元,是同期GDP的9.3倍,生态资源转化为富民资本的路径更顺畅。
强化项目投资。牵头节能环保产业“双招双引”,率先组建循环经济产业创新联盟,录入省“双招双引”调度平台节能环保项目119个,总投资1228亿元。联合市财政等部门成立争取上级生态环境资金工作专班,成功申报4个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试点项目,项目总投资104.33亿,其中岳西县EOD项目被列入生态环境部试点。潜山市、岳西县、太湖县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综合评价位列全省前列,大气、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扩面提效持续深化,累计获得上级各类项目资金1.4亿元,重点支持龙感湖、菜子湖等浅水型湖泊生态修复。
提高服务效能。创新建立“1+2”工作机制〔即:生态环境“议事厅”,开展“三优两加强”(优化环评、执法、监测,加强监管和服务)专项服务活动和“环企直通车”行动〕。在全省率先出台《安庆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及总量指标使用暂行办法》,全市无一起因环境容量指标问题影响项目落地情况发生;参照浙江、江苏两省做法,探索审批了太湖功能膜、桐城市同位素项目环评。推行“三为主”工作法(以非现场智慧监管为主;以熟练掌握先进监测监管设备为主;以固定污染源“一证式”监管执法为主),全市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56件(含轻微违法免罚6件),指导4家企业完成环境信用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