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活动 > 专题活动
 
 
六安市“四个优化”推动生态环境服务保障提质增效
来源:省生态环境厅 发布时间:2022/10/31 21:38:41 发布人:

为充分发挥生态环境要素保障作用,积极服务经济稳增长大局,六安市生态环境局聚焦“四个优化”推动生态环境服务保障提质增效。

优化环保行政审批服务。对标全省和长三角先进地市,进一步压缩行政审批时限,市本级报告书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10个工作日,报告表压缩至5个工作日,辐射安全许可证、在江河湖泊新改扩建排污口审批等压缩至2个工作日,远超40%目标要求。实行告知承诺制项目受理即办,当天为企业出具环评批复。今年以来,共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381个,指导企业填报登记表827个,280家企业享受环境影响区域评估成果,直接节约成本超230万元。拓展环评告知承诺及豁免管理覆盖面,对17个大类、44个小类建设项目实施告知承诺审批,对35个大类、74个小类项目实行环评豁免,直接豁免建设项目约1600个,适用告知承诺审批项目62个。

优化项目落地服务保障。针对1062个重点投资项目,建立常态化环评调度机制,安排专人跟踪,每月调度两次,压茬推进项目审批进度,助力项目早开工早投产。目前已经审批、备案、豁免项目共计约980个,环评完成率达93%。为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采用属地政府承诺制形式进行项目总量替代,累计为102个项目提供污染物排放总量保障,涉及挥发性有机物51.4吨,氮氧化物115.71吨,化学需氧量73吨,氨氮7.3吨。通过污染深度治理等措施,多渠道挖掘减排潜力,释放更多可替代指标,着力保障重大项目落地。

优化企业环保帮扶措施。扎实开展“环企直通车”服务活动,累计走访企业1054家次,协调解决各类环境诉求393个。发挥“环企精准云普法”平台作用,拓展生态环境法律普及渠道,抓好抓重点排污企业法定代表人、分管副总、环保技术人员等关键少数,通过微信小程序参与环境法律法规、典型案例、违法后果、普法小剧场等模块学习,并鼓励引导非重点排污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对知识理解有困难的人员,做到一对一帮扶,确保服务到位,全市参学人员530人,应参考人员考试合格率达100%。开展“送法暖企”活动,编制环保法律汇编手册,帮扶指导企业解决环保问题。

优化节能环保产业“双招双引”。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建立“一项目一推进表”“一企一档”专员服务制度。建立“一园一档”制度,推动招引项目快签约、早开工、如期投产。截至目前,全市节能环保产业86个,涉及投资582.5亿元,已投产项目20个,涉及投资52.62亿元,已开工项目40个,涉及投资281亿元,签约项目20个,涉及投资105.2亿元。积极探索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项目(EOD),金寨县围绕老城区水系综合整治(梅山水库生态旅游资源)与红色文旅开发(革命历史文化体验中心)、生态康养社区开发、医养基地开发等系统打造金寨史河老城区段水生态修复与水生态资源开发运营一体化项目成功入选生态环境部第二批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试点项目,并获得国开行贷款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