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淮北市生态环境局坚持把护航高质量发展作为生态环境执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活动要求,准确把握柔性执法尺度,深化服务帮扶意识,将“执法与指导”“监管与服务”“处罚与教育”有机结合,帮助企业自觉纠正违法行为,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经营压力,将优化营商环境落地落细落实到位。
强化正面激励,积极推进正面清单制度。严格落实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将其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的有力抓手,结合日常监管,动态管理纳入生态环境执法监管正面清单的62家企业。对纳入正面清单的企业加强科技手段实行非现场监管,重点加强服务指导,切实保障企业正常生产和项目正常运转,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守法企业正面激励和示范效应。
提升执法温度,大力推行包容审慎执法。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坚持对违法者“利剑高悬”、对守法者“无事不扰”执法原则,实行分类分级精准执法,推动生态环境执法监管高效规范。截至目前,通过事中事后综合监管系统制定“双随机”抽查任务25件,开展“双随机”执法检查500余次。执行轻微违法违规案例首违免罚,实现执法监管三个优化。截至目前,实行免罚案件7起。
强化服务保障,推进环境执法提质增效。全力保障重大项目建设,按照“提前介入、优先安排、专人负责、限时办结、跟踪服务”的工作原则,加强对项目前期选址、规划布局等方面的政策指导和技术服务,积极上门送服务、解难题、促建设。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执法中坚持教育指导为先,查处中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把服务帮扶企业贯穿执法始终,积极为企业提供环保“体检”和问题整改思路。开展“环企精准云普法”,对180家重点排污企业法定代表人、分管环保副总、环保技术人员等三类人员共510余人开展上线学法,已全部通过在线考试并取得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