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总结推广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经验,树立典型、弘扬先进,全面打造山水相济人文共美的新安江生态经济示范区,日前,中共黄山市委、黄山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表彰全市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报》,表彰黄山市生态环境局等50个先进集体及150名先进个人。
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亲自推动的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先行探索地和重要实践地。试点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勇于创新,攻坚克难,探索形成了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新安江模式”。试点工作写入中组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选编、中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入选全国十大改革案例、“改革开放40年地方改革创新40案例”,试点经验在全省和全国其他9个流域、13个省份复制推广,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大创新。
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三轮试点以来成果丰硕,试点工作坚持以生态补偿为抓手,以环境保护为根本,以绿色发展为路径,以互利共赢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建设为保障,初步建立较为系统的生态补偿标准体系,实现了流域水质稳定向好。黄山市全面实施河(湖)长制、林长制,完成新安江上游16条主要河道治理,建设总投资30亿元的国家重大水利工程月潭湖水库,深入推进湿地公园、滨江区域等重要节点建设,不断增强流域水体自净能力。森林覆盖率由77.4%提高到82.9%,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常年保持在95%以上。创新农药统一采购、统一管理、统一回收等“七统一”模式,累计关闭搬迁124家禁养区规模畜禽养殖场、292家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拆除沿江网箱5993只、涉及3000多户渔民,持续推进船舶污水收集装置改造和港区收集点建设、基本实现客货船污水零排放,关停污染企业220多家、拒绝污染项目190多个、优化升级项目510多个。初步建立严格严密的生态法治体系,实现了保护治理长治长效,安徽省和黄山市两级共出台70多个规范性文件,形成了责任清晰、奖罚并重、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黄山市与杭州市建立常态化工作协同机制,加强联合监测、联合打捞、联合执法。创新推出“生态美超市”“生态红包”“最美新安江守护者”等举措,极大激发了群众参与生态保护的热情,生态文明理念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黄山大地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