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担增效力。实行目录管理,缩减审批范围,减轻企业负担。对照生态环境部《环评审批正面清单》,豁免10大类30小类行业项目环评管理,根据《安徽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豁免名录(2020年本试行)》,进一步将污染小、环境影响程度低、就业密集型等民生相关的22个大类、50小类建设项目免于环评管理。疫情期间,采取不见面的函审形式,审批复产复工项目14个,技术审查了37个项目环评报告。
减时限增活力。制定《滁州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目录(2020年本)》,下放8类与民生关系密切的建设项目审批权限,承接13类环境风险较大的建设项目审批权限,涵盖了24个行业的42个项目类别。压缩审批时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时限已由法定的60个工作日,缩短至实际的15个工作日,缩短审批时限达到75%。
减干扰增动力。实施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管理,对轻微违法免除处罚,为企业生存发展留足空间。对与疫情防控物资生产和民生保障密切相关、吸纳就业能力强、涉及重大工程和重点领域、环境绩效水平高等6类企业,不进行现场执法检查;对环境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且未造成环境危害后果的,不予或减免处罚。目前全市共221家企业纳入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开展非现场检查98家次,服务企业140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