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智慧监测网。充分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推行以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为特征的非现场监管,提升监管精准化、智能化水平。2019年马鞍山市投资3460万元,建成了大气网格化智能监管平台。除4个国控站点外,另外建设了18个小型空气自动站,150个微型空气自动站,1台无人机,1辆走航车和3台运维车辆。在全市主城区形成了168个环境空气质量智能监控网格化平台,实现了环境空气质量的远程监控、移动监管和预警防控功能。
搭建信息共享网。大气污染防治的关键在于污染源头的有效控制。“智慧环保”建设基本实现了全市123家重点排污单位主要污染物排放的远程监控。“八网络、四中心、两平台、一张图”的整体建设架构,实现大气网格化监测系统、机动车遥感监测系统、重点排污单位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系统等信息共享,消除信息“孤岛”、应用“烟囱”现象。日前,全市正在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在加强对涉气、涉尘企业及区域高强度监管外,不断创新监管手段。无人机应用于大气环境执法,“环保管家”入住2个国家级开发区(高新区)先行开展服务试点,便携式重金属分析仪、便携式气体检测仪等高科技、高敏度设备,投入执法监管。使大气污染防治由“常态化”向"精细化"转变,守护马鞍山蓝。
打造高效执法网。通过多项科技手段逐渐实现“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大气环境监管。此外,市局通过开展联合执法,加强行刑衔接,建立环境执法和司法联动机制,充分运用高科技和法律手段,严打大气环境污染违法行为。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大气专项执法行动6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300余人次,检查企业40余家;共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11份,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1起,累计罚款约172万元。今年前三季度,全市顺利完成了省政府季度考核目标。截至10月底,累计全年PM2.5平均值41.2微克(低于省考核目标44微克),同比下降2.1%。全市PM2.5平均浓度降幅居全省第四名,PM2.5绝对值居全省第五;PM10平均值67微克,同比下降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