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新闻 > 环境新闻
 
 
芜湖市扎实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整改
来源:芜湖市生态环境局 发布时间:2019/8/24 11:17:36 发布人:

     今年以来,芜湖市以“三大一强”攻坚行动为主抓手,狠抓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拉紧责任链条,压实整改责任,确保所有问题真整改、实销号,努力打造水清岸绿天蓝地净的美丽芜湖。

     突破“小治”思想束缚树立“大爱”为民情怀。在市四水厂水源地保护区违规项目清理中,该市突出“为国护江”理念,主动担责消化历史欠账和生态赤字;突出“为民治江”理念,对两个船舶修造基地30余户企业进行拆除,释放长江岸线30余公里;突出“为城建江”理念,将江景与江城、生态与生活、修复与休憩有机统一,新增长江造林面积1.16万亩。针对生态环境突出问题,该市建立“一项一专班一方案”工作模式,分别成立“三大一强”攻坚办、“大气”攻坚办、“治水”办、“固废”治理联席办等,打破条块分割和部门壁垒,做到整改工作项目化、整改项目清单化、整改清单责任化、整改责任考核化。此外,该市还建立市级领导督导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机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靠前指挥,亲自统筹,深入现场20余次。

      杜绝整改“一刀切”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该市坚持问题导向,探索形成线索发现、整改验收、核查销号的闭环机制。特别是紧扣验收倒逼手段,明确“整改报验、核查验收、销号公示、抽查复核”四步工作法,压紧压实整改和验收双向责任。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往往成因复杂,解决的技术难度高。为此,建立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制度。各类复杂问题先交由专家委员会验收审核,并邀请“两代表一委员”、环保志愿者、利益群众代表,共同参与,真正代表群众呼声、维护群众利益。

      突出全面排查、系统整治、标本兼治。污水治理问题,在长江修复保护和生态环境中尤为突出。针对水污染防治,该市既立足长短结合、以短补长,积小胜为大胜;又注重标本兼治、综合发力,化量变为质变。其中包括,对760余个住宅小区、公共单位雨污管道开展延伸排查,减少直排外环境污水2万余吨,雨水错接分离3万余吨。实施污水处理厂尾水净化回用工程,建设60公顷人工湿地,尾水湿地净化后全部用于生态补水。在“两垾一闸”黑臭水体治理方面,该市探索创新“一标一本两机制”治理模式,引进民营企业先建设分散式小型污水处理站,同步依托三峡集团整合优势启动治本,确保问题彻底改、改到位。

     强化督查指导,严格验收标准。当前,市主流媒体设立的曝光台,已成为问题“大起底”的重要途径。据统计,媒体公开曝光的问题数量已达到24批次116件。问题全部交办后,该市从“方案措施落实、行业规范达标、群众认可满意”三个方面出发,分别制定验收销号标准,使整改目标导向更加明确。其中,对属地整改和行业整改实行双向交办,明确了双向责任。此外,为严肃考核问责,将问题整改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并进一步提高所占权重,将责任扭紧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