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新闻 > 环境新闻
 
 
亳州市规范中药材初加工预防中药材初加工污染
来源:亳州市生态环境局 发布时间:2019/8/4 17:13:30 发布人:

    为规范中药材初加工行为,有效防控季节性大气及水体污染,全面打嬴中药材初加工污染防治攻坚战,亳州市结合自身实际,按照“标本兼治、疏堵并举”的原则,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调节、绿色加工政策扶持,全面防控与重点清查相结合,积极推广中药材初加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探索推进中药材初加工过程中“三废”收集、储存和处置的新办法。

   推进中药材脱皮定点加工。围绕白芍和牡丹两个重点品种,确定10家中药企业为中药材脱皮初加工定点企业。相关企业通过增加中药材初加工生产线,增添清洗漂烫、脱皮、干燥设备,完善环保基础配套设施等,进一步提高中药村初加工能力,开展定点初加工。选择谯城区4个乡镇作为中药材脱皮初加工试点,在符合污水污泥处理要求前提下,加快建设中药材初加工点,开展中药材集中初加工试点工作。

设立小微加工区。在完善“三废”处理设施的前提下,利用亳州市一些药企的空置厂房,设立劳动密集型的小微初加工区,通过与企业合作或收取租金的方式,引导农村初加工商户集中加工。设备可以自备,也可以由企业统一购置,以缓解农村中药材趁鲜初加工的压力。

    鼓励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收购中药材鲜品进行初加工。充分发挥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的消化吸收能力,鼓励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与产地种植大户、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和中介人合作,延伸产业链条,按照企业各自需求,扩大产地药材收购量,实行集中初加工。

    加大烘房新建或改造力度。大力推广谯城区古井镇白术传统加工工艺的改进经验,全市范围内的白术种植户要按照古井白术传统加工工艺要求,新建烘炕,切实降低白术传统加工对大气的污染。针对菊花等不同种类的中药材烘干大力推广清洁燃料为能源的烘房改造;继续推广安全、绿色节约及易操作烘干技术,坚决杜绝以煤、柴和生物质作为燃料。完善新建或改造烘房标准,相关部门要及时验收、及时补贴,促进新建及原有烘房全部使用清洁能源作燃料,满足中药材烘干需要。

    加快中药材初加工产业园区建设。按照“相对集中、合理布局、满足需求、规范经营、保障安全”的要求,建设集初加工、仓储、质检及环保设施配套齐全的中药材初加工产业园区,推进中药材初加工规模化、规范化、产业化,从根本上解决中药材初加工污染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