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一策“管”。充分发挥3434名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作用,持续开展“重点河湖综合治理、清河清湖、入河排污口整治、截污控源”四个专项行动,共排查整改长江经济带24个固体废物点位、121个“乱占、乱采、乱堆、乱建”占位、31处非法侵占淮河岸线行为,目前问题均已完成整改;全市22个省级以上水功能区水质均达省定标准。
项目建设“清”。印发滁河、池河、来河、白塔河4条不达标水体达标方案,加快推进水体达标项目建设。目前,4条不达标水体涉及的152个工程项目,已完成建设125个,完成比例达82.2%。推进黑臭水体整治。完成了清流河(五孔桥—会峰路桥)、内城河(上水关—下水关)和北湖黑臭水体整治“初见成效”评估,加快了“长治久清”评估步伐。督促县(市)编制完成15条黑臭水体整治方案,强力推进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整治3条。
联防联控“治”。与合肥、马鞍山签订滁河水污染联防联控协议,与蚌埠签订淮河水污染联防联控协议,制定闸坝防污调控方案,全面落实跨界水体水污染各项防治措施,开展联合监测、联合检查。严格落实皖苏两省《关于建立长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合作协议》目前滁河陈浅国控断面因水质改善可获省财政生态补偿金1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