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绿色发展 > 绿色发展
 
 
六安这里有个 “绿色银行”
来源:六安新周报 发布时间:2019/3/23 11:05:35 发布人:

六安这里有个 绿色银行

       产业扶贫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裕安区在产业扶贫上做出了特色,并打造了像裕安区伊甸园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这样的国家级产业扶贫名片。2017年,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领导小组对参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的116家先进民营企业进行了表扬通报,安徽省共有7家企业受到表彰,裕安区伊甸园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赫然在列。

 

      近日,记者来到了位于独山镇的六安市裕安区伊甸园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万亩油茶基地,油茶树上挂满了果实。合作社的负责人李必琼告诉记者:油茶今年迎来了丰产期,比起去年产量至少翻番。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

“自打这荒山上种了油茶,我们的日子就越来越好。我和老伴每年打理油茶林能挣到近三万元的收入,穷日子是一去不复返了,我打心眼里感谢合作社的帮扶。在油茶地里干活的农户沈仁平告诉记者,合作社来开发山场,很多和他一样年龄偏大或者无法外出的乡亲就能在家门口打工挣钱,每天有七、八十元的收入,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

裕安区伊甸园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于20116月启动独山镇万亩油茶产业脱贫示范基地项目,已先后在独山镇建成油茶六大基地,涉及9个行政村,基地面积累计3.5万亩,间作套种油牡丹1.3万亩,栽植杜鹃花1000亩,其他名贵中药材,如芍药、玄参、知母、何首乌、太子参等约2000亩。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该基地积极探索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脱贫发展模式,带动脱贫成效明显。

       荒山变金山,基地建成以来不断发展,扩大规模,并与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协议,流转荒山、荒坡、低产林,每亩租金80元,共流转土地600余户、1.3万亩,每年为周边群众增加财产收入1700元左右。

       农民变职工,基地每年吸纳周边群众就近就业1400余人次,每年用工高峰期需200余人。贫困户通过在基地从事锄草、施肥、清沟、打药、采摘等工作,平均每天收入50-100元,实现年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经统计,合作社2014年带动30户贫困户脱贫,2015年带动17户贫困户脱贫,2016年带动45户贫困户脱贫,2017年带动41户贫困户脱贫,目前仍有209户贫困户在公司就业,预计在2019年底全部实现脱贫。

        资金变股金,合作社在2017年度通过贫困户带资入股的形式共帮扶了100户贫困职工,每户群众每年分红3000元。合作社负责人李必琼说,合作社通过流转贫困户土地和就业扶贫帮助很多贫困户脱了贫,对于当地群众油茶基地更是一座绿色银行。

      “油茶树寿命超过百年,盛产期超过70年,通过返还油茶林,合作社能实现给我一片荒山,还你绿色银行的油茶梦,真正做到产业扶贫,脱贫不返贫,也践行我自己作为一名党员、一名企业家的扶贫责任和义务。李必琼告诉记者,合作社在成立之初就向农户许诺,将在土地流转30年期满后,将已经完全成熟的油茶林全部返还给农户,为当地群众建好一座带不走的绿色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