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徐基平:创业不负有心人
一个起步于山野的小微企业历经10年的发展,成为综合实力居行业、区域前列的知名企业; 一名青涩的草根青年农民经过数年的历练,成长为具有商业阅历和战略眼光的民营企业家; 质的飞跃离不开量的积累。正是多年的拼搏,使得这位有心人以敏锐的商业眼光,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用永不言败的坚毅品质绘就了企业发展的蓝图。 他就是市第十三、十四届政协委员、安徽华业香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基平。
豪情满怀 做创业有心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深山,怀揣着改变命运走出大山的梦想,中学毕业的徐基平开始了走南闯北的生涯。虽然步出校门,但作为一个有心人,他依旧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在人生这所大课堂里求取新知。数年的营销生涯,历炼出其坚毅的品格,造就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于是,1993年初他独立创建了潜山县八达实业公司。他带领公司销售团队上东北、下西南,凭着永不言败的毅力和诚实守信的品质,将企业规模逐渐扩大。 然而成功者的脚步是永远不会停歇的。随着企业的发展,徐基平又在酝酿着下一步的构想,由于诸方面的机缘巧合,他联合了其他两名股东,携手并肩、走出大山到潜山县城创办了安徽华业化工有限公司,并下定决心带领全体职工一定要干出样子来。2002年7月,从选厂址、建厂房、购设备、试生产、找市场,他亲力亲为;没有技术,没有人脉,创业的瓶颈一层层地卡住他的脖子,但他没有气馁;家人的支持,员工的期待,给了他莫大的鼓舞,更坚定了他奋勇向前的决心和信心。 有心人,天不负。多年的奋斗迎来了累累硕果,十年来华业公司累计实现总产值近12亿元,实现利税近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然,经营者的战略眼光是企业的制胜法宝,那就是科技创新。近一段时间,华业公司的“安徽省企业院士工作站”正进行站房施工,这也是潜山县的第一家院士工作站。“这些年我们每年的科技创新投入都严格按照国家销售收入4%的标准。我们建立这个‘院士工作站’,是为了企业站上更高的技术平台,为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打基础。”徐基平告诉记者,从企业创办之初,他就带领企业坚持走“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发展路径,坚持科技创新,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他与天津大学等一批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在多项产品研发上取得突破,使该公司已成为一家集内酯系列合成香料产品研发、生产、国际贸易于一体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为国内内酯合成香料最大生产商和全球内酯类合成香料的最大供应商。如今,公司已被市政府认定为上市后备企业,争取通过3—5年的时间登陆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实现由单纯产品经营向资本经营的战略转型。 面对未来,徐基平豪情满怀,他正着手启动“千亩百亿”香料产业集群项目的建设,将家乡打造成为在全球有影响力的香精香料产业基地。
友情管理 做企业贴心人
“在所有的资产中,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有人担心民营企业留不住人才,怕专业人才羽翼丰满便会飞走。徐基平认为:与其这样担心,倒不如我们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创造宽松和谐的企业发展氛围,让员工在华业工作着并快乐着。 因此,在对待员工上,他积极提倡无情管理、友情关怀。为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不管公司的经济状况怎样,一直坚持为员工办理了基本养老、工伤、医疗和生育等社会保险。逢年过节,公司都要发放福利、搞各种庆祝活动。员工遇到困难,公司都不遗余力地提供帮助。公司还为职工建立设施齐全、环境优雅卫生的食堂和宿舍,免费提供食宿,并建立了员工活动中心等。公司在非公企业率先成立了工会组织,不仅建立和落实资集体协商制度,并由工会牵头,征询员工们的兴企之计,并通过工会排忧解难,多方面体现人性化管理,2008年以来先后组织七批400余人次赴外旅游。通过这些活动,使职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不断提高,企业的凝聚力不断增强。 由于员工队伍的持续稳定,奠定了华业跨越式发展的坚实基础。企业也先后被授予“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国家级殊荣。
参政议政 做建设热心人
徐基平认为,企业的发展始终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企业发展壮大了要常怀感恩之心,更要自觉担当社会责任。近年来,徐基平在累计捐献社会公益资金数百万元的同时,并公开承诺只要岗位条件许可,就要尽量安排残疾人进公司就业。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徐基平感到光荣和自豪的同时,感触更多的是责任和义务。多年来,他主动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和参政议政能力,积极参加市政协有关会议和调研、视察等活动,围绕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焦点热点问题认真剖析撰写提案,几年来共撰写了《加强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业企业面临“用工荒“瓶颈制约》、《拓宽舒州大道潘铺延伸段》等事关经济发展和国计民生的多项提案,大多被采纳并成为政府实施的实事工程之一,较好的履行了一名政协委员的光荣职责。“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下一步我要更好地围绕中心,履职尽责,将经济领域的社情民意反馈党委、政府,做好非公企业诉求的桥梁和政策的宣讲员,为安庆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安庆广播电视报》(方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