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安泰农业集团:紧密联合体护航“百亿养殖航母”
安徽安泰农业集团前身是成立于1997年的广德县枫树岭种猪试验基地,近20年时间快速成长为安徽省大规模的生猪产业集团。集团下辖4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省内7个县市设立12家子公司,直接带动3000余农户,年提供种猪4万头,(带动)出栏生猪50万头,年屠宰加工生猪20万头;同时建设有1.3万亩林场和苗木基地,养殖水面3000余亩,实现生态农业经济的良性循环。
科学发展 构筑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安泰农业集团立足全国市场,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和新工艺的引进、改良和推广上加大投入,努力为全省良种推广工作和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为发展循环经济,安泰集团实现从田头到餐桌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同时高度重视科技投入,拥有生猪产业技术人员131名,其中正高职称5人、副高职称6人,并建有国内一流的实验室。 2009年,该集团在全省率先发起成立安徽省生猪科技联盟,2013年成立安徽省唯一的科学养猪研究院,2010年至今被认定为国家“十二五”“十三五”生猪产业体系综合试验站站长单位;集团每年科研投入超过500万元,各项生产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安泰农业集团先后注册了 “安泰”“勇创”“申泰缘”“广合”“宣乡”“东坡肉铺”等商标,逐步做大做强。2015年12月16日,集团与新希望六和集团签订股权投资合作协议,双方共同打造安徽区域年出栏百万头生猪的宏伟目标。 下一步,安泰农业集团将以安徽生猪产业化联合体为主体,龙头企业(安泰)为核心,构建符合地方实际、以畜牧业为主导的品牌化运营的产品生态圈、联合体组织的企业生态圈、复合式循环的产业生态圈三位一体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示范模式。 一方面,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夯实一产基础。广合生猪合作社+安泰公司+各联盟农场+种植(林场及农田、有机肥应用)+省级食品公司,形成紧密联合体;全面推进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做强第二产业,在联合体猪场建设异位发酵床和有机肥处理中心,配套推广2万亩经果林、农田,打造绿色有机品牌;发展电子商务,结合广德旅游资源发展休闲农业,推动第三产业发展。 另一方面,强化社会化服务功能,促进精准脱贫。 2016年11月,安泰农业集团在颍上县贫困乡镇开展生猪养殖精准扶贫项目,力争3年时间建立年出栏300万头生猪的产业联合体,实现产值60亿元,带动8000余贫困户脱贫致富,并吸纳其成为联合体股东或到联合体就业;该集团创新投融资机制,进一步开展好资金互助试点,有效解决了联合体成员、贫困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公益在肩 安泰人一直在行动 安泰农业集团从创业之初就采用“公司+农户”“公司+协会+农户”等多种模式,向广大生猪养殖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2003年带头成立广德县养猪协会,引导农民养猪致富。 2006年9月成立广德县生猪产销合作社,安泰将经营成熟的饲料厂和门市部无偿转给合作社经营。 安泰集团公司利用承担世界银行创新基金项目之际,在广德县内选择250户贫困户养殖圩猪,帮助他们解决资金、技术和销售等难题。汪明主是广德县柏垫镇张复村农民,老母亲、妻子长年卧病在床,女儿在上初中,全家生活仅靠两亩水田和四处打零工维持,安泰公司无偿补助部分资金帮他建成标准化猪舍,免费提供2头圩猪种猪,并以高于本地猪20%的价格收购,仅此一项,汪明主每年实现增收9000多元。 在发展事业和带动产业的同时,安泰不忘社会责任,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和光彩事业。 2009年拿出500万元成立安泰爱心基金,进行有计划地捐资助学,形成“学前教育—小学—中学—大学—留学”的完整教育资助链条,累计资助超过1200人次,每年爱心奉献超70万元。 2016年6月19日,广德遭遇特大暴雨袭击并爆发洪水,安泰农业集团启动救灾应急方案,7个工作日完成40余万元的捐款筹措工作,并快速落实到救助乡镇。同年7月18日,安泰农业集团首笔20万元防汛抗洪应急捐款筹措到位,重点支援邱村镇灾后重建工作。同时筹措20余万元应急捐款,覆盖范围扩大到合肥、安庆、淮南等受灾地区。
做大做强 打造一流“养殖航母” 安泰农业集团积极响应各级政府争取企业上市号召,结合公司发展战略,成立了以董事长杨勇为组长的上市筹备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集团五年生猪发展工程规划,即:围绕生猪、饲料、食品加工、农林渔四大产业,通过并购重组、股份制、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产业化模式,以种猪繁育为龙头,依托肥东原种猪场现有优势,做强做大种猪;同时利用行业优势,通过整合和租赁的方式,大力发展家庭农场扩大商品猪养殖,适时引进食品项目;3年内实现年出栏 100万头(种猪+商品猪)、屠宰100万头,5年内实现年出栏200万头猪(种猪+商品猪)的猪产业链,最终实现在A股上市、打造百亿“养猪航母”的宏伟目标。 安泰集团上市计划紧锣密鼓。从2009年开始,集团就积极筹备上市,目前内部股权梳理和资产清查工作已完成,进入全面上市的筹备阶段,上市“时间表”已取得阶段性成果:2012年 8月18日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正式进入,进行集团历史沿革和财务的清理规范化工作;2013年-2015年集团进行规模化发展和扩张,理顺思路,制定品牌;2015年完成股份制改革,引进新希望六和股权投资;2021年力争上报证监会通过。
生猪养殖,粪便带来的环境污染一直广受诟病。怎样可以让农民捧着“金饭碗”,又不受养殖带来的环境问题所困扰? 安泰农业集团于2016年9月中旬在下属施村扩繁场开始实施异位发酵床工程,实现无污染、无排放、无臭气的清洁生产,真正实现生态环保养殖。 异位发酵床综合治污技术是针对原位发酵床而改进探索的创新成果,它允许农民按照传统方式养殖,无需改造或拆建猪场,只在猪场地势较低处建设发酵槽,将粪污均匀喷洒在发酵床上,通过微生物发酵来降解污染物,又获得生物有机肥。从示范情况看,异位发酵床综合治污技术,比传统的规模化猪场建设沼气池处理粪尿更容易被农民接受。 安泰集团以每年产生1.1万吨初处理肥为例,有机肥处理中心以200元/吨收购,可增收220万元;年产4400吨有机肥如用于全县2万亩林场、农田等种植,可直接增加销售收入352万元;社会效益方面,减少化肥使用量50%,可节约种植成本400万元以上;改善土壤和作物根际微生物群,提高作物抗病虫害能力,预计增加农户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安泰培育“广合”产业品牌,建设以经果林为主、有机水稻为辅的“三品一标”产业基地,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和溢价能力,预计净利润增加10%以上,将带动农民增收1.08亿元。
|
![]() |